挪用公款1200元如何定罪
挪用公款1200元,并未达到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,但会有行政处罚,可以立案的条件如下:
1.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,且超越三个月未还的;
2.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上述范围内,但用于营利活动的;
3.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虽未达到一万元至三万元,但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,并拥有其他紧急情节的。
2、挪用公款罪的特定特征
挪用公款罪具备以下几个特定特征:
1.主体的特定性: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,即国家员工,这与贪污罪中国家员工的内涵、外延基本相同。这意味着,只有拥有国家员工身份的人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。
2.挪用行为表现多样:挪用公款的行为表现多种多样,但都需要满足三个条件:
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;
行为人借助其主管、管理、经手公款的职务上的便利推行挪用行为;
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用,包含由挪用者本人用或交给、借给别人用。
3.行为人想用而不想占有:
挪用公款与贪污罪的主要不同在于,挪用公款并非侵吞公款,而是筹备归还,具备擅自借用的特质。
行为人挪用公款的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,但主观上并不具备占有公款的故意。
4.侵犯对象的特定性: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主如果公款,包含国家、集体所有些货币资金,与由国家管理、用、运输、汇兑与储存过程中的私人所有些货币。
挪用公款罪法律怎么样规定
找法网提醒你,关于挪用公款罪,法律有明确的规定。
1.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员工借助职务上的便利,挪用公款归个人用,进行非法活动的;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,进行营利活动的;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,超越3个月未还的行为。
2.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员工包含:
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员工;
在国有公司、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职员;
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职员;
其他根据法律从事公务的职员。
3.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,国家法律将给予严厉的惩罚,以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稳定。挪用公款的害处性很大,一旦导致了重大的国有财产损失,将对国家的进步产生不利影响。
因此,需要严厉打击挪用公款的违法犯罪行为,确保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。同时,也提醒广大国家员工要时刻维持警惕,严格遵守法律法规,不能借助职务之便挪用公款。